• 寰宇繁星如瀚彩,人生亘古一凡尘。禅境天籁聆妙曲,匠心斫琴弦自鸣。
  • 毛泽东:好生求德,修身养性,良善处世,信仰天人合一之大道。
  • 新时代地球村人类命运与共,全球共建更加和平发展美丽和谐的家园,全体共享人类发展成果,共创道行德盛道德王国
  • 习近平: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香港缩影汇丰

时政动态 admin 4年前 (2020-08-06) 503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香港缩影汇丰

 
本周一(3日),汇丰控股公司公布今年上半年业绩,盈利按年倒退65%,比市场最差的预期还要差,结果积弱多时的股价再度崩溃,当天盘中一度跌穿33元这个经典“海啸价”,收市报33.4元,成为城中热话。自金融海啸后,汇丰的神话日渐失色,但仍然有不少老一代港人或是自称“保守”的港人前仆后继地将资金投入这间公司。一直要到今年,汇控一方面因为欧洲的疫情被英伦银行“建议”而决定今年不派息外,另一方面又卷入中美角力当中陷入“左右不是人”的困局,致使其仅存的一点光环也失色,不少港人终于惊醒一个道理:汇丰并不是永恒。
汇控股价近年表现平平,表现比恒生指数整体还要差,因为“跑输大市”而被嘲笑为“跑不动的大象”。但无论其表现如何差,总是有些人对它不离不弃。当中有些老股东持股多年,不追求回报只求收息,也有一些自称“保守”的投资者每看到汇控跌穿某价位便想趁“低”吸纳。然而,殊不知以为再怎么差也会派息的汇控竟然不派息、以为是低位的价位结果是低处未算低、以为是“保守”的投资但风险却一点也不低。最终汇控的走势如一把把掌打下来,才令不少热情支持者心淡。

由左右逢源到左右为难
更严重的是,汇控的问题不只是短期的经济下行,而是其已卷入了中美这场旷日持久的世纪角力中。按去年的业绩而言,汇控九成的利润来自于亚洲地区,尤其是大中华地区,但其总部却设于英国。本来汇控以此为豪,认为自己是沟通中西的桥梁,标榜自己是面向世界的国际银行。然而,从被指责在华为孟晚舟事件中“出卖”资料给美国,以及因表态支持《港区国安法》被美方警告,反映了汇控本来一直自豪的“左右逢源”政策已渐渐在地缘局势下变成“左右为难”的“负资产”。一方面,在盈利上它离不开大中华地区,但其受到美、英等国家把持的现实也令中国很可能对其有所顾忌。另一方面,最近汇控被问及是否考虑迁册香港时,主席又再否认。可以预期汇控还可能继续在中美之间的泥浆摔角受到更大伤害。
汇控如何发展最终得由其管理层所决定,他们需要向股东负起责任。但汇丰的故事对港人也是一个深具教训的故事。如果说汇丰银行及后来的汇丰控股公司是香港自开埠以来的品牌公司,绝不为过。汇丰的辉煌曾经成为香港的象征,甚至一度成为很多港人“信仰”的一部分。很多港人都曾经有种迷信认为“汇丰不会倒”,“买汇丰准不会错”,“汇丰倒香港也要倒了”,认为汇丰的股票就像美债一样稳固。然而,现实说明并没有东西是永恒的。世界的变化巨大,过去的成功不代表将来的成功,没有一所企业能有底气说自己可以永远不倒。只依靠“食老本”不足为继,只有具有“危机意识”不断追求改革,创新才能在一波又一波的变革中生存下来。
汇丰是香港的缩影?
香港政府、社会精英,至广大中产代表过去一直“过度自信”,对于香港的“老本”过于着迷,以为无论发生什么事,香港有太多优势,轻视产业改革、重构经济成长动力、强化公平正义的社会经济资源再分配等深层次问题的改革。政府过去谈起经济改革总是漫不经心,承继自殖民时代的新自由主义迷思挥之不去,认为政府只是经济看守人,“少做少错”。社会同样有这种迷信,认为香港已足够富足,不需要进行经济改革。去年爆发反修例示威之时,竟然有人认为香港的地位牢不可破,中国不可能没有了香港,继而过份自信地提出了以“揽炒”香港威胁中国的奇想。
某程度而言,汇丰有点像香港的缩影,同样夹在中西角力之间。但无论是香港或是汇丰,一时的失落或“左右为难”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视乎夹在其中的人是否能驾驭挑战,化危为机。但当大部分人沉醉于自我满足,认为“食老本”无须改革之时,甚至嘲笑他人是“危言耸听”,岂不正是杜牧笔下的“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那么,香港距离成为下一个汇丰又有多远呢?


道德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香港缩影汇丰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