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寰宇繁星如瀚彩,人生亘古一凡尘。禅境天籁聆妙曲,匠心斫琴弦自鸣。
  • 毛泽东:好生求德,修身养性,良善处世,信仰天人合一之大道。
  • 新时代地球村人类命运与共,全球共建更加和平发展美丽和谐的家园,全体共享人类发展成果,共创道行德盛道德王国
  • 习近平: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美国煽风点火趁火打劫不受东盟欢迎不得人心

帝国末路 admin 2年前 (2022-04-05) 323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新加坡总理访美细节引发关注:拜登谈“印太”,李显龙用“亚太”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辛斌】正在美国访问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当地时间29日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在两人会谈后共同举行的记者会上,一个细节被媒体捕捉到。新加坡《联合早报》30日称,拜登上台以来大力推进“印太战略”,在当天的记者会上也多次提及“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而李显龙虽然表示欢迎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但在会谈开场及后来的记者会中提到本区域时,则多次使用“亚太”一词。有分析认为,美国所谓的“印太”一词含有反华意味,而其“印太战略”更被批是印太版北约。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30日报道称,与拜登的会谈是李显龙为期8天的美国访问的重点,其访问将于 4月2日结束。3月29日,两人举行了约一小时的会谈,讨论了印太安全、乌克兰冲突以及双边投资等议题。李显龙表示,新加坡希望美国在其众多关注中,通过其“印太战略”继续深化与亚太国家的关系——包括中国,也包括其他国家——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安全。《日本时报》称,这反映了作为贸易中心,新加坡渴望与北京和华盛顿都保持良好关系。

在会谈后共同举行的记者会上,拜登在发言中至少6次提到“印太地区”,称“我们讨论了对印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广泛关切,确保该地区的所有国家,包括中国,都坚持实现自由和开放地区的原则”。李显龙则在发言中使用“亚太”一词,称他与拜登总统讨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同时加强战略和经济投入的重要性。他表示,促进一个开放、包容、时新而且灵活的正面经济议程是重要的,新加坡因此欢迎美国提议的“印太经济框架”,这将强化美国对演变中的区域经济架构的投入。《联合早报》称,李显龙还指出,乌克兰战争对亚太地区也会产生影响,亚太各国需要保持开放的对话渠道,构建包容性机制,避免潜在燃点升级为冲突。

在记者提问环节,有新加坡记者问李显龙对美国亚太政策的可预期性有多少信心?李显龙表示,从宏观角度说,美国对亚洲政策的导向已有共识,美国希望与中国接触,发展稳定可预期的对华关系,同时在经济、贸易、投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更多方面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保持接触。

对于两人的用词差异,《联合早报》称,新加坡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上周谈到乌克兰问题时曾经指出,无论这些名词的前缀是亚洲、跨洲,还是印太,“让我们把精力投入到建设和发展融合而非分歧的架构上”。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3月7日曾在两会记者会上阐述对美国“印太战略”的看法。他表示,美国的“印太战略”正在成为集团政治的代名词。“印太战略”的真正目的是企图搞印太版的北约,维护的是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体系,冲击的是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损害的是地区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这股逆流与地区国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共同愿景背道而驰,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美国打着“促进地区合作”的旗号兜售“印太战略”,玩弄的却是地缘博弈的把戏。印尼外长蕾特诺近日公开表示,东盟成员国不希望在美中竞争中选边站队,美国需要为印太地区制定更强有力的经济议程,而不是只关注安全问题。“我们的人民想要的是繁荣,而不仅是安全……我们的人民会问,如果它(美国的印太战略)不能为人民带来经济利益,这个概念还有什么意义?”

李显龙此次访美的时间点也有特别意义,因为3月28日至29日本是美国此前单方面宣布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的时间,但因为东盟多国领导人不方便在这个时间点出席,会议被无限期推迟。不过拜登29日仍然称期待这个春天在华盛顿举行该峰会。“外交学者”网站30日称,“美国-东盟特别峰会”旨在展示“美国对该地区的持久承诺”,但因日程安排冲突被无限期推迟。评论称,“中国似乎利用(美国的)日程安排失误推进与东南亚主要伙伴的外交”。中国外交部近日宣布,印度尼西亚外长蕾特诺、泰国副总理兼外长敦、菲律宾外长洛钦、缅甸外长温纳貌伦将于3月31日至4月3日分别对中国进行访问。

华盛顿莫往太平洋倾倒“冷战垃圾”

环球时报
03-28

亚洲和平稳定来之不易,不容域外国家挑拨破坏。

从3月28日起,美国和菲律宾将在吕宋岛举行为期12天的年度“肩并肩”联合军演,双方有近9000名士兵参加,被美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称为美菲“有史以来最大的演习之一”。对此,美方显得格外亢奋,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师司令杰伊•巴杰伦少将宣称联合军演将加强双方“应对现实世界挑战”的能力。还有西方媒体称,“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自信,美菲两国渴望通过军演来展示双方防务关系的实力”。

但人们也注意到,菲律宾方面只在军演开始前强调了美菲之间的双边安全关系。这与美方的高调形成明显反差。

事实上,这场被美国方面早早放出消息、并冠以“最大规模”名号的联合军演,其政治造势成分远大于军事本身。从人数规模来看,疫情前的2018年“肩并肩”军演总人数有8000余人,2019年有7500人,今年近9000的总人数并不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倒是此次美国方面军人数量(5100人)超过菲律宾方面(3800人),是多年来的首次。这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美国现在需要这样一场“大秀”来撑场面的心情之急切。

背后的原因也很清楚,就是如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日前所说的,尽管有乌克兰危机,美国仍将保持对“印太地区的关注”。而在乌克兰局势持续胶着、美国精力不可避免被牵制其中的情况下,华盛顿要想实现对“印太地区”的所谓“关注”,挑动有争议性话题、搞包括联合军演在内的军事行动是最具有刺激性且“性价比”最高的。这种拱火操作,华盛顿太熟悉了。

从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到特朗普和拜登时期的“印太战略”,东南亚都被美国视为玩弄地缘政治的战略支点。但华盛顿根本不懂这里的发展逻辑。东盟十国的人口比欧盟还多,但大部分成员国的经济基础薄弱,面临着紧迫的发展任务,有的国家还未从动荡中走出来,它们对和平与发展的渴求是压倒性的,这与中国的态度高度契合,却与美国的方向南辕北辙。

就在美菲军演开始的同一天,中方宣布,应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印尼、泰国、菲律宾和缅甸四国外长将于3月31日至4月3日分别对中国进行访问。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原定于3月28日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被无限期推迟,白宫先是单方面宣布会议日期,后又对东盟领导人提议的日期一改再改。谁是尊重东盟国家的一方,谁又把东南亚国家当棋子,并不难看出来。

这次乌克兰危机发生之后,菲律宾国内有一些反思的声音。他们认为,菲律宾要避免乌克兰的命运,拒绝华盛顿的战争煽动,并且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成为“代理人”或者被任何超级大国用作包围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棋子。的确,最近的乌克兰局势对世界其他地区都发出警示,那就是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更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华盛顿在欧洲“搅浑水”渔利的剧本,亚洲国家并不愿意再重演一遍。

亚洲和平稳定来之不易,不容域外国家挑拨破坏。华盛顿要拿出自己陈旧的安全观在这里强行兜售,把“冷战垃圾”往太平洋里倾倒,甚至想搞“印太版北约”,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它的美梦被太平洋里坚硬的岩石撞得粉碎。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华盛顿莫往太平洋倾倒“冷战垃圾”

大搞双重标准,北约正在乌克兰挑起文明冲突 | 新京报专栏

美国煽风点火趁火打劫不受东盟欢迎不得人心
新京报
03-29

美国煽风点火趁火打劫不受东盟欢迎不得人心

▲3月24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中)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出席北约特别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图/新华社

在3月24日发布的北约峰会联合声明中,有一句话引起了我国外交部的强烈反对。

声明点名中国应“维护国际秩序,不支持俄罗斯发动的‘战争’或帮助俄规避相关制裁”。

为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指出,中方反对西方针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和猜忌。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的是建设性作用,积极向乌克兰和其他受影响的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方奉劝北约不要搞双重标准。

搞“双重标准”是美西方的惯用伎俩

事实上,在国际关系事务中搞“双重标准”一直是美西方的惯用伎俩。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民主党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就尖锐地指出,美国不接受俄罗斯对北约向俄边界扩张的控制,本身就是虚伪的表现。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在外交政策上一直奉行门罗主义原则,即胡萝卜加大棒政策。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被肯尼迪政府认为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做过特朗普时期美国国务卿的蒂勒森也公开承认,门罗主义今天对美国的适用性与1823年是一样的。

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9·11”事件以来美国对阿富汗实施的侵略战争。去年8月,美军最终从阿富汗撤离,主要原因是这场战争给美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国内政治上得不偿失。但很少有人去讨论,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给阿富汗人民造成的灾难。

据统计,在美国和北约成员国对阿富汗长达20年的占领期间,数十万阿富汗人被杀,数十万人受伤和致残,数百万人被迫逃离家园或移民到世界其他地区。

2017年,位于海牙的国际刑事法庭决定调查阿富汗境内的战争罪和侵犯人权行为。北约成员国要求阿富汗政府不要释放杀害北约军人的凶手,但对沾满了数以万计的阿富汗人鲜血的北约军人却视而不见。

美国煽风点火趁火打劫不受东盟欢迎不得人心

▲这是3月27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拍摄的中国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同联合国难民署合作援助阿富汗的人道主义物资。图/新华社

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中的“人权观”

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微软全国有限广播电视公司的黑人主持人乔伊·瑞德发现,西方媒体和北约国家对难民困境的反应方式存在种族差异。西方媒体更愿意报道蓝眼睛和金发的乌克兰人的悲惨故事,却对同样遭受战争痛苦的也门人视而不见。

乔伊·瑞德的疑问是,如果俄乌冲突中的另一方不是乌克兰,而是一个非白人非基督教国家,西方媒体和北约国家对俄乌冲突的反应是否会同样强烈?从人的生命来看,无论是乌克兰人还是也门人,都应该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各国的关注。不过,事实却并非如此。而美国的历史也表明,黑人的命不如白人金贵。

北约的声明一再重申各国享有主权和领土完整,但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正式承认以色列占领叙利亚戈兰高地的政府,而联合国并不认可。美国也喜欢站出来说反对恶霸,但支持残暴政权数量最多的也是美国。美国到处宣扬1994年达成的《布达佩斯协议》没有起到确保乌克兰领土完整的目的,而事实上,这个协议在国际法上不具有法律效力,美国却对曾经作出的“北约不东扩”的承诺置若罔闻。

造成乌克兰危机舆论场差异的原因,与上述双重标准有直接关系。《联合国宪章》包括了人权等内容,《世界人权宣言》也是联合国的基本法之一。后者的起草者是黎巴嫩东正教思想家查尔斯·马利克。从当代人权观的起源来看,不能只是目前西方世界所宣扬的基督教立场的人权观,而需要充分吸收人类各种文明成果的人权观。

美国煽风点火趁火打劫不受东盟欢迎不得人心

▲3月2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法国总统马克龙(左一)、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左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左三)在会议期间参加合影仪式。图/新华社

“文明冲突论”已浮现在乌克兰上空

恰恰是在人权这个领域,北约试图以白人基督教的思想和原则“一统天下”。在北约看来,与天主教、新教承认一个教宗不同,东正教在各国有一定的自治权力,与世俗政权的关系紧密,而且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东正教会多由俄罗斯东正教会的莫斯科牧首治理,难免对其“另眼相看”。

在北约看来,如果乌克兰信仰东正教的人口被俄罗斯成功纳入其中,那么凭借乌克兰的自然资源,再加上获得了更广泛的进入黑海的通道,俄罗斯的国力将进一步上升,可能出现地缘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所担忧的景象——欧亚大陆再度诞生一个强大的帝国。

北约进一步认为,俄罗斯“征服”乌克兰,不仅仅是通过物质手段,东正教也是俄罗斯强化乌克兰对俄依赖的重要方法。为此,北约必须有效区分基督教(新教)的乌克兰和东正教的乌克兰,以削弱俄罗斯的潜在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30年前亨廷顿所挑起的“文明冲突论”已浮现在乌克兰上空。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 钟飞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王帆:美离岸平衡术在欧亚大陆玩得转吗

美国煽风点火趁火打劫不受东盟欢迎不得人心
环球网
01-10

俄罗斯分别与美国及北约举行的三场安全对话于9日开始陆续展开。而在对话开始之前,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亮出了鲜明的态度,“俄罗斯排除在涉及乌克兰和欧洲的安全对话中,对美国做出任何让步”。现在,球被踢到美国和北约这一边。

美国煽风点火趁火打劫不受东盟欢迎不得人心

俄罗斯与美国及北约的对话,核心议题还是北约是否东扩。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各执一词。北约领导人说北约从未承诺过不东扩。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根据《赫尔辛基最后文件》《巴黎宪章》等一系列文件,各国均有权自主决定自身命运。俄罗斯则表示有确凿证据证明北约在冷战即将结束时对此曾有明确表态。欧盟、北约以及美国对俄罗斯的主张纷纷表示反对,认为完全不符合实际。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称,俄提议“不可接受”,这“纯粹是俄罗斯一厢情愿的议程”。

对于俄罗斯而言,当前北约东扩的代表性动作就是乌克兰加入北约。乌克兰如果加入北约,即等于纳入到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部署体系。美国因此可以在乌克兰等任何北约成员国境内,部署包括战略导弹在内的进攻性武器。这将令俄罗斯面临更为严峻的安全局势。普京此前已警告,如果美国和北约在乌克兰部署导弹系统,导弹打到俄罗斯的时间就会缩短到几分钟,这是俄无法接受的。

乌克兰加入北约理论上有两种可能:一是事实上加入,即名义上并非北约成员,但却有成员之实。形成所谓以军售、军演为主的准盟友形态,这种可能性很高。二是从程序上真正加入,但这种方式的可能性目前看较小。

从战略角度看,美国的目的绝不只是乌克兰,华盛顿如此关注乌克兰事务是有特殊考虑的。美国的地缘政治目标是把乌克兰变成一个始终得不到解决的“难题”,或者说变成大国较量的一个角斗场。而要保持这个“难题”的存在,美国就绝不能让俄罗斯“吞并”乌克兰。因为如果乌克兰倒向俄罗斯,美国就会失去牵制俄罗斯和影响地区局势的重要抓手。美国深知乌克兰在地缘战略上对俄的重要性,这是莫斯科在西部最为重要的安全关切之一。

另一方面,阻止俄罗斯采取军事行动也是美国和北约的当务之急,在保持地区局势紧张的同时又不能让关系彻底崩断从而发生战争。因为,美国现在已无力陷入大规模战争,更何况对手又是核大国俄罗斯。所以按照美方的说法,“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就将对俄启动全面经济制裁,尤其切断俄罗斯与SWIFT全球银行结算系统的连接。伊朗因为美国采取这一制裁,对外贸易几乎中断,经济遭受重创,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通过这一警告,美国更多想展示自己的决心,不会听任俄重演2014年对克里米亚的冒险行动。

然而,在莫斯科看来,解决乌克兰问题已不再只是俄乌两国间的博弈。普京希望得到“有约束力的保证,即阻止北约东扩和在俄罗斯的邻国部署进攻性(导弹)系统”。俄要叫停或逼停北约继续东扩也是无奈之举,眼下他们只是提出合理建议,而且是要回以前北约已承诺的东西。俄方的建议旨在建立一个新的安排体系,并在法律上将其正式化,该体系基于安全不可分割的原则,拒绝获得军事优势的企图。俄外长拉夫罗夫总结道:“我们不会让倡议在无休止的讨论中 ‘陷入困境’。如果在合理的时间内没有建设性的回应,西方继续其侵略路线,俄罗斯将被迫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战略平衡,消除对我们安全的不可接受的威胁。”

基于各自立场,美俄之间确实是剑拔弩张的。有人形容说拜登和普京正在打扑克牌,但桌子上有一把上了膛的枪。美俄双方都在使用混和战略与对方博弈,直接进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小,甚至由代理方采取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也不大。美国利用乌克兰问题要达到几个目的:其一,大搞战争边缘政策。美国会把战争风险的戏码上演得十分逼真,从而制造战争恐慌。其二,让乌克兰充当制衡俄罗斯的“马前卒”。美国名义上帮助乌克兰,实际上是让乌克兰为美国服务。其三,形成欧盟与俄罗斯的相互制衡局面,美国可以扮演主导或控制危机的角色。制造俄罗斯周边北约盟友的“集体紧张”,迫使它们深化对美国的安全依赖,以抑制欧洲战略自主的追求。四是,借乌克兰问题威慑俄罗斯,增加美在与俄“战略稳定对话”中的筹码。

为了应对美国打“乌克兰牌”,普京手中有两张牌。一张是军事介入乌克兰事务,但这更象是俄应对美国“战争边缘”政策的反应;另一张则是军事介入太平洋,制衡美国的“印太战略”。俄罗斯近期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真正的军事步骤,也确实令美国感到紧张,比如俄太平洋舰队战略核潜艇及大型战舰在夏威夷附近举行大规模演习。

美国当前希望把俄罗斯的主要注意力拴在西线,而使俄不能东顾。这样才能保证美国“印太战略”的有效实施,使美国的两大联盟体系连成线、形成片。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现在是最无可能直接对外用兵进行干预的时期,只能让别国当炮灰。美现在的想法是,与俄形成讨价还价,即便进三步退一步,仍然有所斩获。利用危机保持自身对于欧亚重心地带的主导地位,是美国的既定目标。欧亚大陆是地缘战略的核心地带,也是美国不能丢的战略要地。

从历史上看,凡是美国处于战略收缩时,往往是其在关注的战略区域制造危机的时候,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盟友与对手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美国也能最大程度发挥离岸平衡者作用。由此观之,乌克兰问题大有长期化和战略化的趋势。(作者是外交学院副院长)


道德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美国煽风点火趁火打劫不受东盟欢迎不得人心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