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如何通过拱火中日战争治愈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一直是困扰欧美国家的头号难题。但是美国人对付经济危机却颇有一套手段,那就是拱火发战争财。
这手段屡试不爽,但若论非常成功的一次,还要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场中日战争。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4%,经济直接倒退20年,所有国家都焦头烂额。
最难受的正是美国人:四年时间,国民收入被腰斩,薪水下降40%,社会福利下降了57%……崩盘级别的数据让工人对资本主义失去了信心,甚至开始羡慕苏联。
对普通人来说,这场危机是吃饭问题,对资本家而言,那可是脑袋问题。
美国资本大咖们励精图治,打算在欧洲和拉美市场打个翻身仗。
先看欧洲吧。
三十年代,美国在欧洲市场一败涂地。为了把美国这个外来者屏蔽掉,欧洲大国开启了贸易保护模式,英国发起“英镑集团”,法国组织“法郎集团”,连战败国德国都搞了个“广泛经济圈”,各玩各的,不想让美国人加入进来。
在列强阵营中,美国是个后起之秀,殖民地不多,哪经得起这样的孤立。
1929年到1939年,美国的国外投资总额从172亿美元下降到114亿美元,减少了三分之一,趋势一路向下,资本家毫无办法。
欧洲实在玩不动了,那就把重注下在后花园拉丁美洲吧。
在整个三十年代,美国都在专心打拉美贸易战。甚至在德国在欧洲疯狂扩张时,美国人都没怎么想操心,因为反正分的也不是自己的蛋糕。
1937年,经过与德国、西班牙多年斗智斗勇,美国对拉美的出口总额超过9亿美元,恢复到了经济危机之前的水平,稳坐头把交椅。
欧洲无利可图,拉美已经基本被榨干,但美国国内的经济形势一点都没有好转。
于是,他们想到了东亚。
日本这个快速崛起的帝国,成为美国在东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30年代中期,日本占美国远东贸易的42%;中国的份额虽然只有日本的六分之一,但凭借巨大的市场体量,也成为美国人眼中的潜力股。
三十年代的美国,被经济危机折磨得体无完肤,对扩大外贸的渴望无比强烈。日本这个国家喜欢精打细算,而中国又基本还是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形态。平常的经济来往,对美国来讲是杯水车薪。
要不让这两个国家打一仗、两头卖资源贩军火试试?
现在有一种观点:如果不是美国向日本输入的物资,抗战压根就不会开始。
这个观点虽然听上去很惊悚,但实际上很有道理。连美国国会议员约翰逊自己都承认:设若没有美国给予东京的帮助,中日战争两个月内便可结束。
从数据来看:1938年,日本进口的74%钢铁、60%机床来源于美国,燃油80%依靠美国,而坦克、飞机需要的高级燃油对美国的依赖度更是超过了90%……
在战争中持续向日本输入物资,这让美国政府承受巨大的道义压力,他们虽然在对外宣传上极力掩饰,但内部也为这事吵得不可开交,看上去这个应急的赚钱门路也很难持续。
但十分不幸的是,1937年8月,罗斯福新政出现了失败的征兆,美国国内经济似乎又要开始大崩盘。
从1937年9月到1938年6月,美国工业产量下降33%,工资水平下降35%,企业利润率更是下降了78%……这一波断崖式下跌,来得竟然比1929年那一次还猛烈。
为了挽救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美国人也管不到那么多了。此时放眼全球,只有日本因为发动战争、贸易需求大爆发。
美日经济结构本身就高度互补,日本人打仗最需要的钢铁、石油、机床,美国应有尽有;而日本人的廉价轻工业品,也是美国人的最爱。
可以说,如果不是从日本人那里发了一波战争财,在1937-1938那个即将爆发经济危机的节骨眼,美国的日子将更加难受。
全面抗战爆发后,美国嘴里喊着“遏制”日本,但实际上却是在助纣为虐。
比如,蒋介石为了争取美国援助,在美国的建议下、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对日宣战,因为一旦宣战美国将无法和参战双方进行正常贸易;
但结果却是:美国对日疯狂输入战争资源牟取暴利,而对中国的援助需求却反应冷淡。毕竟一方可以赚钱,一方只是伸手要援助,孰轻孰重已经一目了然。
比如,1938年美国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下令禁止将飞机卖给战争国家;
结果却是:美国对日本的飞机出口量一年暴增7倍,中国却无法从美国获得飞机,幸亏苏联人及时伸出援手,否则日本飞机在中国领空将没有对手。
一直到1938年底,美国才抠抠巴巴给了中国一笔2500万美元的贷款,这还附加了很多条件:年息4.5厘,限期5年,不能购买军火,期限内向美方出售22万吨桐油……
在中国问题上,罗斯福其实说了不少漂亮话,比如他在七七事变后第一时间谴责日本,在淞沪会战时发表演讲想要制裁日本……
但漂亮话终究是漂亮话。
美国是个精通传媒的国家,花架子非常多,容易把围观群众眼睛晃瞎。
但是他们自己心里其实十分清楚:面对火烧眉毛的经济危机,那个被反复鼓吹的罗斯福新政并没有什么卵用,“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就更加荒诞不靠谱……
还是发战争财最香。